化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,在抑制或杀伤肠癌细胞的同时,也给机体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反应,主要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,以及某些药物引起的手足综合征等,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[1]。随着化疗辅助用药的广泛应用,化疗的不良反应得到一定的控制。但是这些药本身的副作用也日益显现,比如止吐药虽然可使患者没有呕吐,但患者仍然感恶心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秘结,或在化疗期间因饮食量下降而消瘦;粒细胞减少时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能会有乏力、低热等症状[2];西医对这些不良反应的防治主要以近期疗效为主,而对机体远期功能的恢复疗效欠佳。另外因为部分化疗辅助用药价格较高,导致化疗期间费用有较大增加,部分患者不能按时完成化疗计划。
中医中药在减轻或控制化疗的不良反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,在化疗期间正确应用辨证论治中药,不但可以减轻化疗药本身引起的不良反应,减少化疗辅助用药,还可以减轻化疗辅助用药本身的副作用,使机体功能尽快恢复,从而使病人较顺利地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治疗,提高化疗患者的近、远期疗效[3]。在辨证使用中药的同时,还要结合化疗药物和化疗辅助药物的特点,针对性地预防用药,如果不能把握用药时机,则不能收到预期目的,甚至贻误病情。如何掌握中西药用药时机,进而正确地辨证治疗,是取得成功的关键[4]。对于结直肠癌,目前常用的化疗药有5-FU、奥沙利铂、卡培他滨等,常见的不良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、骨髓抑制、末梢神经炎及手足综合征等,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存在一定的时间规律,根据化疗药物和化疗辅助药物的药理及患者的生理特点,把每个化疗周期分为两阶段,在辨证的同时,结合辨病进行分期治疗。
一、分期论治1、消化道反应
消化道反应是结直肠癌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,发生于化疗第一周内,此期化疗药主要损伤胃肠道粘膜,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,多同步采用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类止吐药[5],此类药虽可使多数患者不呕吐或少呕吐,但仍可出现恶心、便秘、纳差或纳呆等症状,多日不可恢复,进而使患者体重下降,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,胃气上逆,治宜和胃降逆,健脾止呕。方拟六君连苏汤加减,基本方:太子参30克、炒白术10克、淡茯苓10克、炙甘草6克、 鸡内金30克、生麦芽30克、黄连3克、紫苏梗10克 姜半夏10克、广陈皮10克、香砂仁6克、广木香6克。此期因患者味觉特别敏感,药量不可过大,每次煎药应充分浸泡1-2小时,水开后文火煎煮25分钟,煎取100-150ml,再加水,水开后文火煎煮25分钟,煎取100-150ml,两次药合并,药量过大可浓缩。每次服用100-150ml,一天两次,必要时分四次服用,或加10ml生姜汁兑服。中药汤剂应当在化疗开始之前就应用,因为一但出现了呕吐,再用中药汤剂容易产生拒药。
2、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多出现在化疗的第二周,第8-14天,此期化疗药物主要损伤骨髓功能,出现白细胞下降,血小板减少,或者贫血等症状,患者可有神疲乏力下肢明显[6],此期胃纳渐复,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,治以健脾益肾为法,方拟芪君补菟汤加减,基本方:太子参30克、炒白术10克、淡茯苓10克、炙甘草6克、鸡内金30克、生麦芽30克、生黄芪30克、全当归10克、补骨脂10克、菟丝子10克、香砂仁6克、广木香6克。一半以上患者不必应用应用升白细胞西药。此期如出现感冒或发热症状,易致骨髓抑制期合并感染,必须马上停用上方,以防引邪入里,及时换用辛凉解表或清热解毒之品;如白细胞正常,可单纯中药处理,如白细胞明显降低,应同时应用升白细胞西药,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共同治疗。此期如正确应用中医药,可事半功倍,但如使用不当,已有发热或感冒,继续应用健脾益肾的补药,就会雪上添霜,加重病情。
3、手足综合征与周围神经炎
结直肠癌常用的化疗方案中有两种药可引起特殊的局部不良反应,一是草酸铂(奥沙利铂)引起的周围神经炎,主要表现有手足末梢麻木、感觉迟钝、由冷觉触发或加重,严重者可有感觉异常而致精细运动障碍[7],二是希罗达(卡培他滨)引起的手足综合征,表现为手足麻木、感觉障碍、色素沉着、皮肤红肿或红斑,严重者可有水泡、脱屑、脱皮或疼痛等[8]。这两种不良反应早期症状不明显,不能引起足够重视,症状加重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,甚至持续数月不愈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二者早期均有手足麻木、感觉障碍等相似症状,属中医“麻木”、“痹证”范畴,辨证当属气血亏虚,营卫失和,瘀毒内阻,筋脉失养所致。如果早期进行辨治干预,则会得到较好的控制。临床采用中药内服与中药外洗足浴的方法,治疗结直肠癌化疗后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和手足综合征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